标签: 恩里克阿方索

葡萄牙历史上十大名人

葡萄牙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相当完善的旅游业,也是欧盟成员国之一,欧元和北约创始成员国之一。还是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员。同时,葡萄牙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国家。那么在葡萄牙历史上有哪些举世闻名的历史人物呢?(本排名仅供参考,无高低之分。不喜勿喷。)

十、阿丰索·恩里克斯。葡萄牙第一代国王(1139~1185),约1109年生于吉马朗伊什。其父勃艮第的恩里克去世时,他只有3岁,由母亲特蕾莎摄政。阿丰索逐渐长大时,特蕾莎企图剥夺儿子的继承权,引起葡萄牙贵族的不满。1128年,阿丰索王子在军队和部分贵族的支持下,在吉马朗伊什附近以武力夺得政权。1137年,在塞尔内雅战役中阿丰索打败了莱昂王国的军队。1139年7月,在欧里基(旧译奥利基)城大败摩尔人,建立葡萄牙王国,阿丰索自立为葡萄牙国王。1143年莱昂王国阿丰索七世正式承认阿丰索一世的王位。1147年,阿丰索一世打败摩尔人,占领圣塔伦。同年10月,他在英国十字军的援助下攻克里斯本,定为国都。其后陆续攻克阿尔卡塞尔-杜沙尔、埃武拉、贝雅、塞尔帕等城市,扩大了国家疆域。阿丰索一世死于1185年。阿丰索一世在位期间,奖励农耕,修建城市,使长期战乱中的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

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Afonso de Albuquerque)(1453年-1515年)葡萄牙军人,葡属印度殖民地总督,果阿和马六甲的征服者,他控制东方航路,建筑要塞、安置移民等措施,为葡萄牙王国在东方的霸权奠定了基础。

简介: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葡萄牙语:Afonso de Albuquerque,1453年,葡萄牙阿尔汉德拉-1515年12月16日,葡属印度果阿),有时称为“东方凯撒”、“海上雄狮”和“葡萄牙战神”,是一位葡萄牙贵族,海军将领,其军事和政治活动形成了在印度洋的葡萄牙殖民帝国。通常认为他是依靠成功的策略征服世界的军事天才。他在去世前不久被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授予第一位“果阿公爵”的称号,成为第一位并非出身王室的葡萄牙公爵,和第一个葡萄牙海外领地的贵族头衔。他试图控制所有从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红海、波斯湾、太平洋的海军航线,将其由土耳其帝国及其与印度人盟友的“内海”,变成葡萄牙人的“内海”(拉丁语:Mare Nostrum)。

七、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又作阿尔瓦罗·费尔南德斯(lvaro Fernandes),是15世纪葡萄牙探险家和航海家。

1445年,费尔南德斯从扎尔科那里得到了一只装备精良的卡拉维尔帆船,这使得他在当时恩里克王子派出的众多西非海岸探险家的探险角逐中取得了领先优势。他在这次航行穿过了塞内加尔河河口,绕过了佛得角,并可能在格雷岛登陆。接着,他继续向南航行,到了位于佛得角和冈比亚河之间的桅杆角(葡萄牙语称Cabo dos Mastros,因岸边棕榈树远望很像桅杆)附近后返航。

费尔南德斯1446年所进行的第二次航行比第一次走的更远。他这次来到了佛得角以南110里格(约600公里)处,约在今天的科纳克里和洛斯群岛附近,并且已十分接近塞拉利昂海岸。在那里费尔南德斯和他的船员们遇到了几次当地黑人的袭击,他也被毒箭射中受伤,这迫使他不得不返回葡萄牙。他所创造的这一航行记录直到1461年塞拉利昂被发现和命名后才被打破。费尔南德斯回国后得到了极高的荣誉,并从恩里克王子和王子的兄弟、摄政王佩德罗亲王那里得到了丰厚的报酬和奖励。

尤西比奥·达·席尔瓦·费雷拉(Eusébio da Silva Ferreira,1942年1月25日~2014年1月5日),出生于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后加入葡萄牙国籍,前葡萄牙职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是20世纪60年代一位具传奇性而出色的射手,有“黑豹”(Black Panther)之称。

尤西比奥共代表葡萄牙出场64次,打进41球。尤西比奥出生于非洲国家莫桑比克的首都洛伦索-马贵斯(Lourenco Marques,现在称为马普托),后来入籍葡萄牙,更成为了葡萄牙国家足球队的前锋,而尤西比奥最著名的是他的速度惊人。他不但为葡萄牙夺得1966年世界杯的季军,更是该届的最佳射手。在该届世界杯,葡萄牙在八强赛中,对手是当时表现惊人的北朝鲜,葡萄牙先落后三球,但凭著尤西比奥的力挽狂澜最终以5:3反胜,继续晋级。1979年,尤西比奥宣布退役。

当地时间2014年1月5日凌晨4点30分,尤西比奥因病去世,享年71岁。

五、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1922年11月16日~2010年6月18日),葡萄牙作家,主要作品有《修道院纪事》、《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等。

1922年11月16日,若泽·萨拉马戈出生在葡萄牙里巴特茹省戈莱加地区阿济尼亚加。1947年,出版处女作《罪恶的大地》。1969年,加入葡萄牙。1982年,出版《修道院纪事》。曾获得1995年年度卡蒙斯文学奖和199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2010年6月18日,若泽·萨拉马戈在西班牙外岛家中去世,享年87岁。

瓦斯科·达·伽马 (约1469年—1524年12月24日,葡萄牙语:Vasco da Gama),出生于葡萄牙锡尼什,是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从欧洲绕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线的开拓者。

青年时代的达·伽马参加过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战争 ,后到葡宫廷任职 。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率船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经加那利群岛,绕好望角,经莫桑比克等地,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卡利卡特 。同年秋离开印度,于1499年9月9日回到里斯本。

瓦斯科·达·伽马在1502~1503年和1524年又两次到印度,后一次被任命为印度总督。伽马通航印度,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欧洲对印度洋沿岸各国和中国的贸易 ,主要通过这条航路。这条航路的通航也是葡萄牙和欧洲其他国家在亚洲从事殖民活动的开端。

路易·德·贾梅士(又译:路易·德·卡蒙斯)(葡萄牙语:Luís de Camões,1524年/1525年—1580年6月10日),出生于葡萄牙北部查韦斯地区,葡萄牙诗人,葡萄牙著名诗人,以文学成就而被尊称为葡萄牙国父。

路易·德贾梅士的诗与荷马、维吉尔、但丁和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相比。他写了众多诗和剧作,但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史诗路济塔尼亚人之歌(《葡国魂》)。

路易·德贾梅士被誉为葡萄牙国父,但与其他开国元勋或建国者被誉为国父不同的是,卡蒙斯是因为文学上的成就而成为葡萄牙国父的。

斐迪南·麦哲伦(全名费尔南多·德·麦哲伦,葡萄牙语:Fernão de Magalhães ;西班牙语:Fernando de Magallanes;英语:Fernando de Magallanes,1480年—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探险家、航海家、殖民者,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1522年9月率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中,被菲律宾一位名为拉普拉普的部落酋长杀害。船队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并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一、亨利王子(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1394年3月4日—1460年11月13日),全名唐·阿方索·恩里克,维塞乌公爵(O Infante Dom Henrique Duque de Viseu)。是葡萄牙亲王、航海家,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而被称为“航海者”。在他的支持下,葡萄牙船队在非洲西海岸至几内亚一带,掠取黄金和象牙,抓捕黑奴,并先后占领马德拉群岛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奈奥格之影人物介绍阿方索 人不可貌相可靠最重要

奈奥格之影有比较多的游戏角色,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拾荒者也就是阿方索,一位来自血吼派系的后排输出,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阿方索的详细介绍吧。

捡破烂的。即便是这样叫阿方索,他也不会生气,甚至还会不知所措地笑笑。大多数时候,他都表现得极度怕生,甚至没办法好好跟他人交流。这副样子的确会让人着急。阿方索一看到别人着急的样子,就更加没办法好好说话了于是就这么陷入了恶性循环。不过不必担心太多,如果是非常紧急的情况,他会用直接行动代替语言。总之,他就是这样一个有些畏畏缩缩,却十分可靠的家伙。大概吧。

对于要如何在失落之都这样环境恶劣的地方生存下去,阿方索恐怕是最有发言权的。他每天都会前往那充满了亡灵、暗影、怪物的森林,并从那里带回来许多冒险者呃,的遗物。久而久之,在本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周围的人都渐渐用“拾荒者”来称呼他了。

阿方索也不是把所有捡来的东西都拿到杂货店处理掉。可以被改造成陷阱、加工成弹药的东西,都被他留下自用了。唯一的问题是,他总担心陷阱弹药的储备不够,于是就一直囤积这些东西,直到把背包塞得鼓鼓囊囊的。

这场国家德比的5-0他戴帽征服皇马瓜迪奥拉助攻神仙球

西班牙国家德比的历史上,曾经诞生过很多超级英雄,出现过很多经典进球,其中,1993/94赛季,罗马里奥在诺坎普球场用一个帽子戏法,彻底征服了皇家马德里。

那是1993/94赛季西甲第18轮,巴塞罗那主场迎战皇家马德里,当时,巴萨主帅是梦一队的教父克鲁伊夫,球队拥有罗纳德·科曼、诺达尔、瓜迪奥拉、斯托伊奇科夫和罗马里奥等球星,皇马阵中,桑奇斯、恩里克、普罗辛内斯基、阿方索、萨莫拉诺悉数首发。

比赛第24分钟,诞生了一粒经典进球,瓜迪奥拉直传罗马里奥,独狼直接领球转身,抹过阿尔科塔,捅射破门!

电光石火之间,独狼展现了自己超强的爆发力,完成了致命一击!这粒进球,至今都在国家德比的历史上被久久回味。

下半场,罗纳德·科曼任意球重炮扩大比分。第56分钟,瓜迪奥拉长传撕开皇马防线,替补斯托伊奇科夫登场的米歇尔·劳德鲁普抢在门将前捅出皮球,罗马里奥完成最后一击,3-0!

这个赛季,巴萨最后一轮反超拉科,成功夺得西甲冠军。罗马里奥在西甲出场33次,打进了惊人的30球!不过在欧冠决赛,被普遍看好的巴萨却0-4大败米兰,无缘三年内二夺欧冠冠军。

不过,1994年夏天的世界杯,罗马里奥率领巴西夺冠,他也荣膺世界杯金球奖,以及那一年的世界足球先生,他的巴萨队友斯托伊奇科夫则荣膺世界杯金靴奖和《国外足球》金球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届世界杯备受期待的十大新人

即将到来的卡塔尔世界杯上又会出现很多首次征战世界杯的新面孔,上届世界杯中姆巴佩无疑是最炙手可热的新人王,那么本届世界杯上又会有哪些新星一鸣惊人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其中的十位,除此之外,你还看好哪些新人呢?

其风格很像他的偶像亨利,本赛季他已经在埃因霍温打进了13球和17个助攻,连续两个赛季的出色表现也让加克波进入了英超豪门的抢购名单。荷兰队的进攻核心德佩本赛季因伤在巴萨出场寥寥无几,状态成疑,这也许是给了加克波成功上位的机会。

虽然只有19岁,但已经在德甲踢了三个赛季的主力,1亿欧元的身价说明了一切。去年欧洲杯上贝林厄姆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表现时间,在提升中场创造力上英格兰也许要考虑重用贝林厄姆。

在这支被青春风暴席卷的美国队中,20岁的雷纳是天赋最高的一位。不过由于伤病的原因,近两年踢的比赛并不多,在国家队的磨合也不够,所以能否在世界杯上获得主力,还得看他的表现。

本赛季进入了曼城一线队,在有限的出场时间中打进了7球,展现了不错的得分效率。本届杯赛他将是阿根廷的替补奇兵,前场的各个位置他均可以胜任。

博格巴和坎特的伤缺,让楚阿梅尼临危受命,他大概率会成为法国队征战世界杯的中场主力。上届法国队夺冠正是中场铁三角稳固的发挥,这一次楚阿梅尼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今年的欧洲金童奖获得者,这是他首次参加国际大赛,18岁的他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显然并不会怯场。恩里克也会重用他成为中场的主力。

加拿大队有成为本届杯赛黑马的潜质,阿方索-戴维斯正是队中的绝对明星,原本在拜仁踢边后卫的他在国家队将被推到锋线的位置,这将彻底释放他的进攻能力。

本届世界杯参赛年龄最小的球员,1天前才完成了国家队首秀,成为了德国队自1954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秀球员。穆科科当年在多特青年队时可是进球机器,成为了互联网上的流量之王,可是进入一线队后热度降低。本届世界杯上穆科科是否还能再度成为话题人物呢?

巴西队能走多远,除了内马尔,就要看维尼修斯的发挥了,这几年他在皇马的进步肉眼可见,在国家队也需要新的突破。本届世界杯正是维尼修斯通向世界级巨星行列的台阶。

若塔的伤缺,给了菲利克斯机会,在马竞郁郁不得志的他急需在国家队证明自己。昨天同尼日利亚的热身赛中,菲利克斯表现亮眼,展现了良好的状态。当然他能否和C罗产生化学反应也很重要。

【西班牙葡萄牙君王谱】葡萄牙王国(二):阿方索一世

阿方索一世·恩里克斯(葡萄牙语:DomAfonso Henriques,1109年6月25日-1185年12月6日),外号征服者(O Conquistador),澳门译作亚丰素·殷理基或殷丰素,葡萄牙独立后的第一个国王(1139年-1185年在位)。

阿方索·恩里克斯是法国封建主勃艮第的亨利之子。亨利因为与卡斯提尔和雷昂国王阿方索六世的私生女卡斯提尔的特里萨结婚,获得葡萄牙伯爵的称号,并得到蒙德戈河与杜罗河河间地带作为封地。当亨利于1112年(或1114年)去世后,极为年幼的阿方索·恩里克斯继承了伯爵的封号,并被宣布为这块领地的领主。卡斯提尔的特里萨为儿子摄政,然而她狂热地爱上了加利西亚的贵族费尔南多·佩雷斯,为了这个情夫她似乎想要剥夺阿方索的继承权。但是1128年,已经成年的阿方索·恩里克斯打败了自己的母亲,迫使她和佩雷斯离开葡萄牙。这样,他就获得了对这块领地的无可争议的统治权。

在领地内的城市和教会、骑士的支持下,阿方索一世开始为摆脱对雷昂的臣属地位而斗争。他与其表兄卡斯提尔和雷昂国王阿方索七世作战(他是阿方索一世母亲的盟友),在1129年宣布自己为葡萄牙亲王。经过长期的战争和阴谋,阿方索一世最终在1139年达到了使葡萄牙成为独立王国的目的,并自称为国王。1143年,阿方索七世与阿方索一世和解,并承认他的国王地位。为了确保这种地位,阿方索一世并且主动向教皇英诺森二世提出把葡萄牙作为教皇的臣属。但是,实际上直到1179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才承认阿方索为国王。

1139年7月26日,阿方索一世击败了一支摩尔人的军队。此后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与摩尔人进行斗争,以扩大统治地域上。他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1147年夺取圣塔伦;在开往圣地的第二次十字军的帮助下,于当年10月攻占了里斯本。他并且征服了今天葡萄牙南部的一些地区。为了有助于葡萄牙未来的扩展,阿方索一世设法使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在葡萄牙设立分团。

阿方索一世在晚年与儿子桑乔一世分享权力,直到于1185年去世。如果从继承葡萄牙伯爵时来看,他是欧洲在位时间最长的统治者之一。

现今葡人把阿方索认可为葡萄牙的“国父(Paida Nação)”,在2007年票选最伟大的葡萄牙人(英语:Os Grandes Portugueses)中,他排名第四。

桑乔一世是葡萄牙王国的建立者“征服者”阿方索一世的儿子。他继承父亲的事业,努力将国土向南方地区扩张。虽然他取得的成果极为有限,但仍然为葡萄牙这个新生的小国带来了可观的土地和资源。

桑乔一世被人们称为“殖民者”,是因为他致力于向他父亲和他自己征服的土地移民的缘故。这项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和基督教徒持续几个世纪的战争,葡萄牙南部的一些地方几乎人迹灭绝。在桑乔一世所推动的移***动中,不仅原来就居住于葡萄牙伯国的人,而且很多从佛兰德地区来的弗兰芒人都加入了向南方垦殖的行列。桑乔一世的做法对未来葡萄牙的人口增加和商业扩展很有帮助。

阿方索二世为葡萄牙国王桑乔一世的次子,阿方索一世(征服者)之孙。他的母亲为亚拉冈公主杜尔切·德·巴塞罗那。1211年父王去世后,阿方索二世继承了王位。

阿方索二世致力于与摩尔人的斗争(即收复失地运动)。1217年,他在葡萄牙的一个村庄打败了摩尔人。

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二世的长子,母亲为卡斯提尔公主乌拉尔卡。1223年,阿方索二世驾崩,桑乔二世以14岁之龄继承了王位。其父阿方索二世执政时因企图削弱教会权力,而被教皇霍诺留斯三世处以绝罚。桑乔二世登位后,大权由几位摄政大臣掌握,地方贵族拥兵自重,内战纷争不断。1229年,桑乔二世亲政后因为教皇的特使到了葡萄牙,想帮助王国平息内战和恢复社会秩序,而召开了第一次宫廷会议。

桑乔二世是天生的征服者,他率军南征犘尔人的土地,将葡萄牙的边境线延伸到了海边的阿尔加维(Algarve)地区。但是,桑乔二世虽然征服了许多地区,但是正因他穷兵黩武失去民众的支持,内战仍然不断,中产阶级与教会人士不断争执。

这时里斯本主教上书告到了罗马教廷,要求教皇英诺森四世废黜桑乔二世。1245年,教皇正式宣布废除桑乔二世的葡萄牙国王的头衔,由其弟弟法国的博罗尼亚(Bolonha)伯爵阿方索继位。阿方索保证尊重教会的赋税豁免权,然后就从法国赶回里斯本。桑乔二世与阿方索打了两年内战。无奈桑乔二世不得民心而战败,被逼逃到了卡斯提尔的托莱多。1248年在当地逝世,并被葬在当地。阿方索继位为葡萄牙国王,是为阿方索三世。

这位国王的名号有点奇怪,叫什么不好偏叫个“主教”(o Capelo)的诨名。据说这位小的时候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披一件圣方济各会修士的袍子,扮成一个僧侣过家家玩儿。于是这名字就落下了。1223年他14岁就继承了王位。当时自然是啥都不懂,只会继续装和尚。大权旁落在摄政的几位大臣手里。父亲“胖子”阿方索二世国王在位时不稳定的国内政治局面依然在继续。地方贵族拥兵自重,闲着没事干就打来打去的。后来到了1229年国王亲政才召开了一次宫廷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也是因为教皇的特使到了葡萄牙,想帮助王国平息内战和恢复社会秩序。可以想象会议最后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小伙子长大成人之后立即显示出了堪比曾祖父“征服者”阿方索一世非凡的军事天赋,他挥动宝剑率军南征,没费多大工夫就打下来了十座城池,将葡萄牙的边境线第一次延伸到了海边的阿尔加维(Algarve,又译阿尔加夫)地区。但是,无奈他治国乏术,虽然征服了许多地区,但是他没有征服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社会的混乱状况依然如故。人心惶惶。

这时,由几名主教牵头,对现状不满的贵族和各市镇的市民代表联名搞了一次越级,一纸状子将国王告到了罗马教廷,说国内现在还是乱七八糟,到处都是无政府主义和武装冲突,这国王没什么本事,只知道过家家和打仗,所以教皇您最好把他废了算了。英诺森四世一看,有道理。上回我派人去也没整出个什么名堂来,看来是该换换人了。1245年,教皇正式宣布废除桑乔二世的葡萄牙国王的头衔,让结婚倒插门去了法国的博罗尼亚(Bolonha)的他的弟弟伯爵唐·阿方索即位。

后者自然是大喜过望,赶紧签署一个声明,保证尊重教会的赋税豁免权,然后就在里斯本上岸了。桑乔二世能答应吗?还是那个字:打!内战又打了两年。无奈赢得民心的是阿丰索,桑乔二世不多久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后国王逃到了卡斯蒂利亚的托莱多(Toledo)。1248年他在众叛亲离中抑郁而死,并被葬在当地。

但是还是有人忠心耿耿的站在他的一边。科英布拉城防司令马丁·德·弗雷塔斯(Martim de Freitas)就是其中的一位。传说这位军人在国王败逃、出走国外之后仍然不肯交出城门钥匙。听说国王客死他乡之后,他风尘仆仆的赶到托莱多,不仅为主子操办了丧事,还在主子下葬之前,把城堡钥匙象征性的在了尸体的手中放置了一会儿,就算是交差了。办完了一切他回到国内,向现在的国王阿丰索说,我去确认过了,国王,也就是您的哥哥,已经去世了;我现在交出城堡钥匙,并从现在开始效忠于我的新任的国王阿方索三世。

阿方索三世是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二世的幼子,母亲为卡斯提尔公主乌拉尔卡。他的年轻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1238年,他与布洛涅伯国的女继承人玛蒂尔达结婚,因此继承了布洛涅伯爵的爵位。

1246年,阿方索的兄弟、葡萄牙国王桑乔二世与教会发生严重冲突。教皇英诺森四世宣布废黜桑乔二世,并指定阿方索取代其地位。阿方索没有拒绝教皇的好意,他立刻返回葡萄牙进行与桑乔二世的斗争。他与桑乔二世进行了两年的封建混战,最终于1248年推翻后者夺取了王位。

为了登上葡萄牙王位,阿方索三世放弃了布洛涅伯国,更在1253年与玛蒂尔达离婚。他接着娶了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十世的私生女布里特斯为王后。

1250年至1251年,阿方索三世征服了葡萄牙境内的最后一个摩尔人王国阿尔加维,完成了葡萄牙的收复失地运动。

【西班牙葡萄牙君王谱】卡斯蒂利亚王国(四):阿方索八世

阿方索八世为桑乔三世之子,1158年父王去世后继承王位。在他成人前,卡斯提尔多次受到纳瓦拉王国的干涉和侵扰。阿方索八世亲政后,即与亚拉冈结成同盟,这个卡斯提尔-亚拉冈联盟成为未来统一的西班牙的雏形。

从12世纪70年代起,阿方索八世致力于应付武力强大的摩洛哥阿尔摩哈王朝对西班牙各基督教王国的侵犯。阿尔摩哈王朝崛起于阿特拉斯山脉,到12世纪后期已兼并了原摩洛哥阿尔摩拉维王朝在北非和西班牙的全部领土。1195年,阿方索八世被阿尔摩哈王朝最强大的统治者曼苏尔(英语:Abu Yusuf Yaqub al-Mansur)在阿拉科斯战役(英语:Battle ofAlarcos)中击败。

1212年,阿方索八世在著名的纳瓦斯-德托罗萨战役(英语:Battle of Las Navas de Tolosa)中打败摩洛哥统帅·纳西尔(英语:Muhammadal-Nasir)。这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直接导致了阿尔摩哈王朝的衰亡。阿方索八世因此被称为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的基督教国王之一。

阿方索八世亲政后,1176年,阿方索八世与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之女埃利诺·金雀花结婚。从12世纪70年代起,阿方索八世致力于应付武力强大的摩洛哥 穆瓦希德王朝对西班牙各基督教王国的侵犯。阿尔摩哈王朝崛起于阿特拉斯山脉,到12世纪后期已兼并了原穆拉比特王朝在北非和西班牙的全部领土。1195年,阿方索八世被阿尔摩哈王朝最强大的统治者阿布·优素福·叶尔孤白击败(Alarcos战役)。同年莱昂、纳瓦拉又乘火打劫,进犯卡斯蒂利亚。在阿拉贡的佩德罗二世的帮助下,他才击退这些外部侵略。后来,叶尔孤白于1197年更连下马德里及托莱多两城,基督教各国势力开始受肘。伊比利亚半岛的势力平衡开始向穆瓦希德王朝倾斜过来,令基督教各国开始陷入失势的危机。

1198年,英诺森三世当选为罗马教皇。以弘扬罗马天主教的威信,以及击退势力为目标的英诺森三世,开始向基督教各国号召,停止彼此的斗争,开始向势力作出抗衡。结果,形成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以阿方索八世为首的基督教联军、来自中欧的十字军骑士以及葡萄牙及莱昂王国的军队开始向伊比利亚半岛集结,阿方索的军势迅速增加。而在此时,纳瓦拉国王桑乔七世及阿拉贡国王佩德罗二世也率领大军到来,基督教联军已经集结六万之众。基督教联军准备开始向阿尔摩哈德王朝为首的势力发动总攻击。

1212年7月16日,阿方索八世联合四个基督教国家在纳瓦斯-德托罗萨战役中打败摩洛哥统帅·纳西尔。号称击破了12万军队。这是收复失地运动的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直接导致了阿尔摩哈王朝的衰亡。阿方索八世因此被称为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的基督教国王之一。这一胜利后不久阿方索八世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恩里克一世11岁即位。

恩里克一世(Enrique I deCastilla,1204年4月14日-1217年6月6日),卡斯提尔国王(1214年─1217年)。恩里克一世是国王阿方索八世与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之女埃莉诺的幼子。

恩里克的哥哥斐迪南在1211年突然死亡,恩里克因而成为王位继承人。恩里克的父亲阿方索八世于1214年去世,当时恩里克只有十岁,因此由恩里克的姐姐、雷昂国王阿方索九世的妻子贝伦加利亚作为摄政。翌年(1215年),恩里克与葡萄牙国王桑乔一世的女儿玛法尔达结婚。由于恩里克当时仍很年轻,他们的婚姻并不完善,于是双方在1216年解除婚约。恩里克于1217年不幸地在帕伦西亚因屋顶的瓦片跌下而遭击毙,当时只有十三岁。恩里克的姐姐贝伦加利亚继承王位后,随即逊位给她与阿方索九世之子斐迪南三世。

贝伦加利亚(Berenguela I deCastilla,1179年-1246年),卡斯蒂利亚女王(1217年)。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八世与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之女埃莉诺的长女。

贝伦加利亚本与士瓦本公爵康拉德二世定婚,但是康拉德二世于1196年临近结婚前被谋杀。1197年,贝伦加利亚与堂兄雷昂国王阿方索九世结婚,但是教皇英诺森三世于1214年宣称这一宗婚姻无效,因为阿方索九世与贝伦加利亚存有血缘关系。他们当时已有包括斐迪南三世在内的五个儿女,其中一个夭折。她回到卡斯蒂利亚与孩子一同住在奥特拉。

贝伦加利亚经常发现自己在政治上与她的前夫时常对立。阿方索九世与第一任妻子葡萄牙公主特里萨有两个女儿珊泽及杜尔塞,阿方索九世希望废除与贝伦加利亚所生的孩子拥有的继承权从而有利于这对女儿。为此,阿方索九世特意邀请布列讷的约翰迎娶他的大女儿珊泽从而继承他的王国。然而,贝伦加利亚破坏了这一计划,说服布列讷的约翰迎娶她自己的女儿莱昂的贝伦加利亚代替。

贝伦加利亚的弟弟恩里克于1217年不幸地在帕伦西亚因屋顶的瓦片跌下而遭击毙,当时只有十三岁。贝伦加利亚因而继承王位,但是她随即逊位给她与阿方索九世之子斐迪南三世。

后来,阿方索九世于1230年9月24日去世时,贝伦加利亚和斐迪南三世采取行动以提供终身受惠的遗产换取取消珊泽和杜尔塞两人的继承权,珊泽和杜尔塞接受他们的提议。这是这样做的,在贝伦加利亚的帮助下,斐迪南三世终于可以登上莱昂国王的宝座。

费尔南多三世(1199年8月5日-1252年5月30日),卡斯蒂利亚王国国王,在位时间为1217年-1252年。

1217年,他的舅舅卡斯蒂利亚王国国王恩里克一世去世,母亲贝伦加利亚继位,随即逊位于他。1230年,费尔南多三世的父亲雷昂王国国王阿方索九世去世,他又继承了雷昂国王王位。1231年,费尔南多三世将雷昂王国和卡斯蒂利亚王国合并为卡斯蒂利亚和雷昂王国,通常简称卡斯蒂利亚王国。1671年,费尔南多三世被罗马教皇克雷芒十世封为圣徒,称作“圣费尔南多”。

费尔南多确切的出生日期尚不清楚。早前的历史学者认为费尔南多出生于1199年或是更早的1198年,但近代的学者通常认为他是在1201年的夏天出生的。费尔南多出生在莱昂王国上佩莱阿斯的瓦尔帕莱索修道院内(现西班牙王国萨莫拉省境内)。

费尔南多是莱昂和加利西亚国王阿方索九世和第二任妻子,卡斯蒂利亚和托莱多女王贝伦格拉的儿子。无论是从父系血统还是从母系血统来看,费尔南多都是莱昂和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七世的后裔。他的祖父莱昂国王费尔南多二世和他外祖父的父亲卡斯蒂利亚国王桑乔三世都是阿方索七世的儿子。他的祖母是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一世的女儿乌拉卡,他的外祖母则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和阿基坦的埃莉诺的女儿埃莉诺。

尽管费尔南多是阿方索九世的次子,但在母亲和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支持下,费尔南多从出生起直到1204年都是其父莱昂王国的指定继承人。阿方索九世与第一任妻子育有一子二女,但是当时他从未将他的长子承认为继承人。然而,卡斯蒂利亚人却一直将阿方索的长子视为费尔南多的潜在对手。1204年,教皇英诺森三世以近亲结婚为由宣布费尔南多父母的婚姻无效。之后,贝伦格拉将包括费尔南多在内的子女带往其父阿方索九世的宫廷内。1217年,费尔南多的舅舅卡斯蒂利亚和托莱多国王恩里克一世去世。贝伦格拉继承了弟弟的王位并且将费尔南多立为继承人,但是她很快就将王位交给了儿子。

1230年,费尔南多的父亲阿方索九世去世。阿方索在遗嘱中将王国交付给他与第一任妻子葡萄牙的特丽莎所生的女儿桑查和杜尔塞。但费尔南多却对遗嘱提出异议,他宣称应由自己继承王国。最终,在贝伦格拉和特丽莎的主导下,双方于1230年12月11日在贝纳文特签署了一份协议,莱昂王国由费尔南多继承,但作为补偿他需要向他同父异母的姐姐们支付大笔的金钱和土地。因此,费尔南多也成为了自阿方索七世于1157年去世后的第一位莱昂和卡斯蒂利亚两个王国的君主。在统治初期,费尔南多就不得不面临拉腊家族的叛乱。

自1212年的纳瓦斯德托洛萨战役阻止了穆瓦希德王朝进攻西班牙的脚步后,一系列的休战使卡斯蒂利亚和由穆瓦希德王朝统治下的安达卢斯都或多或少地恢复了和平。然而,随着穆瓦希德王朝哈里发优素福二世于1224年去世后,穆瓦希德王朝陷入了继承危机。哈里发之位的争夺者阿卜杜拉·阿迪尔率领大军跨越海峡前往摩洛哥征战,留下了防御疏松的安达卢斯。阿卜杜拉·阿迪尔的堂亲,企图篡位的阿卜杜拉·阿巴亚斯随即向费尔南多求援。1225年,卡斯蒂利亚军队与阿卜杜拉·阿巴亚斯的军队共同作战,军队劫掠了哈恩和维加德格拉纳达,并在年底之前成功让阿卜杜拉·阿巴亚斯在科尔多瓦登基。作为回报,阿卜杜拉·阿巴亚斯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边境要塞巴尼奥斯德莱恩西纳、萨尔瓦铁拉(前卡拉特拉瓦骑士团在雷阿尔城附近的堡垒)和卡皮亚(最后的必须攻城之一)割让给费尔南多。尽管阿卜杜拉·巴亚斯不久之后就在人民起义中身亡,但卡斯蒂利亚却依旧占领着阿卜杜拉·巴亚斯的领土安杜哈尔、巴埃萨和马尔托斯。

然而,穆瓦希德王朝的危机仍未解决。1228年,另一位哈里发之位的觊觎者阿布·阿拉·伊德里斯·马门决定放弃西班牙,他率军前往摩洛哥只在安达卢斯留下了最后一支穆瓦希德王朝的残余部队。当地列强很快就瓜分占领了安达卢斯,由伊本·胡德松散地领导着。北方的基督教国王——卡斯蒂利亚国王费尔南多三世、莱昂国王阿方索九世、阿拉贡国王海梅一世和葡萄牙国王桑乔二世立刻趁机对安达卢斯发动了一系列的突击。1230年,伊本·胡德的临时军队在阿兰赫被莱昂人消灭。基督教国王们的军队畅通无阻地一路南下,从1228年到1248年的二十年间,收复失地运动取得了最辉煌的成就。在这场大扫荡中,安达卢斯大部分的古老要塞都一个接一个地被攻占了。费尔南多三世瓜分到了最好的一份战利品——巴达霍斯和梅里达。虽然梅里达一开始被莱昂控制,但费尔南多很快就在1230年通过继承重新得到了梅里达。之后,费尔南多在自己的努力下又接连征服了卡索拉、乌韦达、后倭马亚王朝的首都科尔多瓦、涅夫拉、韦尔瓦、埃西哈、卢塞纳、奥里韦拉、穆尔西亚、阿尔霍纳、穆拉、洛卡、喀他赫纳、康塔尔和阿利坎特,最后在1248年12月22日,费尔南多征服了安达卢斯最大的城市塞维利亚。在长达二十年的猛攻结束后,安达卢斯只剩下格拉纳达酋长国未被征服。

恩里克陨落因为背叛了自己

失败了,做过什么都是错的。这个结论在互联网时代可能成立,因为情绪和舆论会将正常的东西曲解,将微小的失误放大。西班牙的卡塔尔之旅以失败告终。如果日本和韩国也要为淘汰赛首轮出局向球迷道歉,西班牙该怎么办:归罪于教练,归罪于某几个球员,还是归罪于一种足球风格?

可惜这3个因素不是相互独立的,归咎于路易斯·恩里克,就必须要提他坚持的风格,以及为了维持这种风格选定的人。或许西班牙媒体人还没从震惊和失望中缓过神来,但作为看到西班牙足球黄金年代崛起和衰败全过程的旁观者,我们不禁感到奇怪:如今这支西班牙队,除了更年轻,和2014年世界杯上那支有什么区别?恩里克的风格,与博斯克卸任之前又有什么区别?

很有趣,2016年欧洲杯,正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带队拿下2座冠军奖杯的老帅已无力带领这支球队走得更远,才纷纷倒戈抨击。抨击的要点在于博斯克过分执著于传控,特别是依靠控球防守,不让对方获得足够的持球时间发动进攻。而这套理论其实是有成功经验的。2012年欧洲杯,西班牙在缺少比利亚的情况下,大半比赛以法布雷加斯充当“中锋”,实际上进一步强化控球优势。

在当时的欧洲足球圈,这种“无锋控球”打法是可行的。给法布雷加斯和托雷斯撑腰的,是正值当打之年的哈维、伊涅斯塔、大卫·席尔瓦、阿隆索和拉莫斯。传控并不是无聊的倒脚,而是随时随地爆发的区域进攻,爆点除了托雷斯,还有纳瓦斯、内格雷多和略伦特。后2个高中锋当年在欧洲足坛都是一流射手,在西甲拿到本土金靴。最终西班牙也没启用如此豪华的备用计划,只凭既定方针就在决赛击溃意大利夺冠。有人觉得那支西班牙队踢得沉闷吗?大有人在。不光2012欧洲杯,南非世界杯上每场一个1比0打进决赛,靠伊涅斯塔和卡西利亚斯一射一扑捧得冠军,历史评价在此也不会用到“华丽”、“激情”等词汇。

因此恩里克如果最终靠眼下这套理念带队打进决赛,甭管是否夺冠,结论都将是“传控是成功之道”,值得坚持沿袭。然而从博斯克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看,西班牙人其实已经了解,一种成功过的风格并不确保永远成功,关键在于变通和因材施教。博斯克无力延续成功风格无非两个征兆:2013年带着冠军队全员主力去打联合会杯,想拿个“全满贯”最终铩羽而归,错过了考察锻炼新人的良机;2014年归化迭戈·科斯塔,硬将他塞进风格完全不搭的西班牙主力阵容中,导致架构性机能失灵。

接替博斯克的洛佩特吉没有摒弃既有风格,而是重点提拔一批年轻球员(都是他在各级国青队的弟子),根据他们的特点和能力设计了更切实可行的传控战术。只可惜,洛佩特吉因为场外因素没能在世界杯验证自己的带队水平。即便如此,基本没有独立执教经验的领队耶罗带领这支球队在1/8决赛被东道主俄罗斯点球淘汰,这个结果可以说遗憾,但不能说非常糟糕。人们从这批中生代球员身上看到了改进的方向。

这也是足协聘请恩里克的原因。野心勃勃的主席鲁维亚莱斯要在方方面面来一场大改革:从超级杯的举办地到国王杯赛制,从女足联赛职业化到非职业联赛重新分级分组。当然最重要的,是一支具备夺冠实力的国家队。足协给于恩里克比前任大得多的权力,这不仅表现在他对助手罗伯特·莫雷诺的强硬态度上,也表现在本届世界杯每晚不间断的直播节目上。没有任何一个参赛队主帅为了跟媒体对着干,可以在极其紧张严肃的氛围中开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通道。当然,如果西班牙最终取得了成功,这又将成为成功因子:给球员减压和吸引火力。

到对阵摩洛哥的之前一天,就连直播节目也没解决恩里克和媒体的矛盾。资深记者们已失去对球队主帅质疑的资格。按照恩里克的理论:“球队在前270分钟只踢了10分钟(对日本)坏球,你们就盯着这10分钟的坏球不放。”然而现在回头看,另外那260分钟算是好球吗?按照这个理论,对阵摩洛哥的120分钟也应该算是“好球”,因为西班牙一直在控球,传球数前所未有的多,而且几乎没让对方取得任何得分机会。

作为一个多年来紧跟西班牙队活动的观察者,我只能说恩里克在这届世界杯上反复强调的,与他在去年欧洲杯上展现出来的是两种不同的风格。欧洲杯只有首战瑞典,西班牙的控球率超过70%,传球次数超过900次。其他5场比赛,西班牙控球最多是69%(对阵波兰),其余均在65%左右。传球次数统计,后2场小组赛分别为758和688次。3场历时120分钟的淘汰赛,折算下来90分钟的传球次数也在680次到750次之间。

而到了卡塔尔,西班牙在3场小组赛中的2场(对阵哥斯达黎加和日本),传球次数都突破1000次,控球也达到恐怖的83%。只有对上同样善于控球和反抢的德国,西班牙才勉强让出一些球权。对阵摩洛哥,西班牙的总传球数低于“常态”,但控球率依然达到77%,明显高过去年欧洲杯淘汰赛。如果说高控球确实能换来更多的进攻时间和空间,进而确保胜率,那就本届世界杯而言,只有对哥斯达黎加一场的结果可作为凭据。当然并不能就此推翻,说控球少就机会更多。对德国,西班牙制造出的射门和射正机会远低于其他2场小组赛。

如果非要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恩里克把自己困住了。那个花了4年时间,搞了一场多达50人的国脚海选,阵容全面年轻化升级的恩里克,在最紧要关头选择了保守、保命、保住底线。这支年轻的西班牙队在欧洲杯和欧国联上取得的阶段性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年轻有活力有拼劲的球员,带动一套比较稳健的打法,达到战术上的平衡。可惜一年多过去,恩里克最终选择用堆中场的方式,用横传和回传来消磨时间,保护自己脆弱的防线。而不是让佩德里去大胆分球,让萨拉维亚和奥尔莫去穿插,开辟深度空间,让莫拉塔和莫雷诺捕捉稍纵即逝的破门机会。

恩里克不是在反对质疑自己的媒体,而是在反对过去4年的自己,反对欧洲杯上的自己。虽然他带了欧洲杯上那套逐渐成熟起来的年轻阵容,但最终选择当2014年的博斯克,带上20岁的佩德里、加维、尼科·威廉斯和费兰·托雷斯走上了30岁的哈维、阿隆索和伊涅斯塔的路。

如果,只是如果,西班牙再闯过一关,西班牙的世界杯之旅都算不上失败,只能说是小小的遗憾。但西班牙出局仅2天后,足协便正式决定与恩里克分手,可能已经看到了他误入歧途且难以自我纠正的状态。新帅德拉富恩特会是另一位改革者,还是高举博斯克旗帜的继承者?风格什么的都不要紧。重要的是让西班牙这批已经积累过2届大赛经验的年轻人真正发挥自己的天才,而不是被旧时代的框架束缚在中场原地兜圈。

曼联两年前错过阿方索遭“挖坟”同年拜仁1350万美元签下该球员

直播吧2月26日讯欧冠1/8决赛首回合,拜仁3-0客场击败切尔西。19岁的“宝藏男孩”阿方索-戴维斯表现出色。曼联两年前错过阿方索的新闻遭到“挖坟”。

据《曼彻斯特晚报》消息,曼联原本计划2018年1月邀请阿方索进行三周的试训,当时他只有17岁,效力于温哥华白浪。

由于阿方索当时更希望跟随加拿大国奥备战奥运会,所以最终这桩试训不了了之。在2018年的7月,拜仁花费1350万美元从温哥华白浪签下戴维斯。

此番阿方索在欧冠对阵切尔西的比赛大放异彩,不少球迷再次挖出了昔日“曼差签”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