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埃萨哈斯

会萨满“跳神”的俄罗斯雅库特人:他们是为战斗民族战斗的黄种人

视频内容很简短,两名俄军“动员兵”对着镜头抱怨——乌克兰前线的条件和环境十分糟糕,比国内电视上宣传的差远了,传说中的精良装备根本没有….我们已经到前线天了,除了第一天有饭吃,后面几天都在饿肚子。

如果不是很了解俄罗斯国情的网民,猛地一看,恍惚间可能会有这么个感觉——这俩哥们,好像是中国人啊。

其实,这两名俄军士兵,来自于相距乌克兰“前线”八千多公里的俄联邦萨哈(雅库特)自治共和国。

被直接归为黄种人的,主要是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人、鄂温克族人、卡尔梅克、图瓦、布里亚特、雅库特人等等。

这是现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卡西姆若马尔特·克梅列维奇·托卡耶夫。他毕业于大名鼎鼎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跟现任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现任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都是校友关系。

这是吉尔吉斯总统萨德尔·努尔戈若耶维奇·扎帕罗夫,毕业于伏龙芝体育大学。

总的来看,中亚地区的五个“斯坦”的主体民族里,哈萨克族和吉尔吉斯族人长相最偏东方。这两个民族在俄罗斯境内也有一定规模的分布,通常都被归为“黄种人”,主要信仰教。

还有俄联邦境内的卡尔梅克、图瓦、布里亚特人,这些当年苏联从蒙古族人口中细分出来的少数民族,均为非常典型的黄种人长相,主要信仰教。

绍伊古大将的爸爸是图瓦族,妈妈是乌克兰族。他的父母在图瓦动物园里遇到彼此,最终喜结连理

此外,在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俄罗斯也有大量黄种人原住民,属于“通古斯人”这个大的族群,原本主要信仰多神崇拜的萨满教。

比如,大名鼎鼎二战王牌狙击手,谢苗·诺莫科诺夫。他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境内的鄂温克族人。鄂温克族是通古斯人的一个分支,属于中苏/俄跨境民族,擅长狩猎。

他们很久很久以前是操满-通古斯语的,后来又改投了突厥语系,属于突厥语系西伯利亚语支。书写方面,目前的雅库特文是苏联1930年代发明的,用俄文西里尔字母书拼写出来的形式(那以前他们没自己的民族文字)。

严肃的讲,雅库特并不是该民族的正式名称。在俄联邦所有的官方文书中,为了表示尊重,均以其民族自称“萨哈人”为官方名称。

他们的聚居地,官方叫做萨哈自治共和国,只有民间才会习惯称其为雅库和国、管这个民族叫雅库特人。

而后来之所以被叫成了雅库特,是因为当年沙俄哥萨克远征队来到西伯利亚的时候,在雅库特河附近碰到了正在“转场”的萨哈人部落,由于语言不通,他们搞不清楚对方究竟叫啥,干脆就直接用地名给这群生活在苔原带的东方人起了“雅库特”这个名字。

因为在苏联成立之前,雅库特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历史主要靠口口相传的“说唱”形式延续,所以很多早期的历史至今还没能整得太清楚。

据后来的考古证实,雅库特人很有可能发源于蒙古高原中部和贝加尔湖一带,后来为了躲避蒙古人(主要是布里亚特人),不断向东、向北迁徙,大致路线就是沿着勒拿河走啊走啊,一直走到了北极圈里。

这一路上,他们在其他部落的既有交战也有融合,逐渐接纳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语言、习俗,从而形成了一支自称“萨哈人”的族群。

所以,虽然“萨哈人”即雅库特人被归为了东西伯利亚的主要原住民——通古斯人,但事实上,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是显别于其他更“土著”的通古斯人。比如,鄂温克族人和女真人,全都是以渔猎和采集为生;而雅库特人则属于牧民,养马养鹿养牛。

雅库特人奉马为图腾,献祭用马,道贺用马,贿赂用马,更不用说打仗用马,说的唱的都离不开马,喝的传统饮料也以马为主。

跟大部分通古斯民族一样,雅库特人的传统宗教是萨满教,认为万物皆可为神,随处可见的动物、石、树、河、山都有灵性,甚至一些抽象的东西,比如特定的日子,某种自然现象,也能赐福或降灾。

雅库特人的操作还很具有“实用价值”——再玄乎的神灵,都得通过一个“中介”,才能顺利指示人类。

因为每次降神,必要跳舞。通过这种舞蹈的肢体语言,以及铃声与鼓点的疏密和大小,观者能从中感受到“神附体”的全过程。所以,这个活动,又叫做“跳神”。

萨满,取自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之意,通过吟唱咒语和各种舞蹈动作(包括什么“上身”、“附体”这些特别玄乎的东西),来进行祭祀、驱鬼、祛病与祈祷……

这样的一个原始多神崇拜,还有那套让外人看起来一头雾水的“跳神”,使得萨满教和跳神活动,从沙俄到苏联,一直被主流社会视为落后文化陋习,遭遇过数次打压。

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632年,沙俄在东西伯利亚勒拿河流域开始“收税”(主要是强征皮草)的时候。

然而,当年的沙俄虽然不敌西边的欧洲强国,但拿着洋枪洋炮对付仍处于原始部落游牧状态的西伯利亚土著,那显然还是绰绰有余的。

最终,雅库特首领不得不宣布臣服沙俄帝国,开放土地,任由俄国人在上面修筑堡垒要塞,并承认了圣彼得堡政府对雅库特部落“征税”的权力。

与此同时,大约在17世纪中期,也有一部分拒绝效忠沙俄的雅库特人和鄂温克人一路南迁,进入满清国界,向清政府请求避难,并得到了很妥善的安置。

而北边成了“沙俄子民”的雅库特人,大致上跟俄国人相处的还算和平,虽然后续也曾出现过几次反抗,但强度都不高。

在那段岁月中,沙俄政府一边忽悠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不远数千里来雅库特定居,还不断对当地土著,特别是统治层进行“斯拉夫化”,极力推广东正教。大量雅库特上层家庭的子女被送到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深造,皈依东正教,成为了真正的“俄国贵族”。

渐渐地,原本由部落头人主持的,让人充满敬畏之心的萨满“跳神”活动,几乎消失在了雅库特的上流社会。除了崇祭灶火的传统,“有身份”的雅库特人请个萨满来家里“跳神”,都要遮遮掩掩,生怕被别人看见笑话。

再后来的苏联时代,则是直接把萨满“跳神”视为了落后的封建迷信活动,普通雅库特群众要“跳神”的话,也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招揽游客繁荣城市,萨满跳神在萨哈自治共和国又开始“春风吹又生”。

然而,正如前面说的那样,在苏联帮忙造文字之前,雅库特人的传统文化文学,都是口口相传的。那么,经历了苏联时期数代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的雅库特人,虽然还能跳神,但具体能跳出什么效果和意境,都整不太清楚了。以至于很多时候,萨满跳神仅仅用当作了一种吸引游客的“异域文化”和娱乐活动而已。

目前,雅库特自治共和国总人口约为93万,雅库特族占49.9%,俄罗斯族占37.8%,其余的多为属于蒙古人的布里亚特人,另外还有少量的乌克兰人。

总的来看,从17世纪开始,在数百年的杂居交往之中,雅库特人既保留了通古斯人特有的血脉和文化习俗,又深受俄罗斯人的影响,同时还融入了不少蒙古元素,早已经属于一个多元化的民族了。

而发展到如今,雅库特人的自治权利以及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和信仰也都得到了充分尊重,并且,雅库特自治共和国还是仅次于车臣和达吉斯坦,拿俄联邦中央财政补贴第三高的地区——莫斯科中央,很舍得给它花钱。

然而,即便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享受着高额政府津贴,但因为身处酷寒且偏远的边疆地区,导致其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明显落后于俄联邦的平均水平。

比如,雅库特的首府雅库茨克,它是建在冻土之的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冬天最低温度测出过-71.2度的极值。

也正因如此,身处艰苦自然环境之中,再加上不怎么给力的经济条件,对于很多雅库特人来说,加入俄联邦武装去当兵,就被认作一个非常好的出路,甚至说得上是一个“改变命运”的绝佳途径。

所以,在俄罗斯的乡村地区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俄军往往更容易募集到“动员兵”去乌克兰参战。

一个手持阵亡儿子遗像的布里亚特老汉。2020年,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的生活水平,在俄罗斯85个地区里排第81

要知道,上一次大规模调遣萨哈(雅库特)自治共和国武装支援西部前线月,纳粹德军兵临苏联首都莫斯科城下的时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荷兰首相为“奴隶制历史”道歉但拒绝赔偿激进团体不满

时隔150年,荷兰首相吕特近日代表其政府就该国的“奴隶制历史”道歉,但拒绝赔偿奴隶后裔,引发激进分子不满。

据英国《卫报》12月19日报道,当日,吕特发表演讲称几个世纪以来,荷兰政府一直在“支持、鼓励奴隶制,并从中获利”,并表示必须以“最明确的措辞”承认奴隶制是一项危害人类罪。

他还补充称,“的确,今天没有哪个荷兰人需要为奴隶制承担个人责任。但纵观其历史上的种种表现,荷兰整个国家应对遭受苦难的奴隶及其后代负责。”

据多方媒体报道,荷兰政府此次道歉是对“奴隶制历史对线月发表的报告《历史的锁链》的官方回应。该小组是由荷兰政府任命的咨询委员会,于2020年美国“弗洛伊德案”发生后成立。该案引发了对众多国家残酷殖民历史的严格审查。

据《卫报》报道,该小组指出,荷兰政府应就其参与奴隶贸易正式道歉,并做出经济赔偿。另据19日报道,吕特在演讲结束后告诉记者,荷兰政府不会向“被奴役者的孙辈或曾孙辈”提供赔偿,但将设立一个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8亿元)的基金,以解决荷兰国内及其前殖民地奴隶制历史遗留问题,并加强相关教育。据悉,荷兰儿童对于该国在奴隶贸易中扮演的角色知之甚少,直到2006年荷兰政府才将奴隶制历史添入学校课程。

对此,荷兰及其前殖民地的一些激进团体指出荷兰政府此次道歉的人选、时间均有不妥,应等到2023年7月1日,荷兰废奴150周年纪念日当天,且应在荷兰前殖民地苏里南由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亲自道歉。

1863年7月1日,荷兰所有海外领地正式废除奴隶制,标志着荷兰成为最晚废奴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强制性的10年过渡期,又过了十年,苏里南才正式结束奴隶制。

据报道,苏里南最大的反对家(NDP)谴责荷兰政府未能充分征求该国奴隶后裔的意见,因此“不赞成这种单方面的决策过程,并指出荷兰仍旧自在地扮演着殖民者的角色”。苏里南的激进团体指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补偿。

荷兰激进组织“黑人宣言”(Black Manifest)的成员、阿姆斯特丹黑人档案馆联合创始人米切尔·埃萨哈斯(Mitchell Esajas)表示,吕特的演讲严重缺乏与黑人团体的协商,“几乎是侮辱性的”,因而并未应邀出席演讲。

埃萨哈斯虽然认为荷兰政府的道歉是历史性的时刻,但对具体赔偿计划的欠缺表示遗憾。他称,“(吕特)甚至没有提到赔偿,说得好听,但并不清楚接下来具体怎么做”。

荷兰在16世纪后期开启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并在17世纪中期成为主要贸易商。最终,荷兰西印度公司成为最大的跨大西洋贩奴者。(记者 南博一 实习生 陈望琪)

世界上第二大黄种人国家总面积接近印度却被当作罪犯流放之地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联邦,由89个联邦主体组成,其中之一便是全世界最大的自治共和国——萨哈(雅库特)共和国。该共和国土地面积超过310万平方公里,与世界国土面积排名第七的印度(面积320万平方公里)相差不大,然而其人口却只有95万,人口密度还不到印度人口的千分之一。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北邻北冰洋,终年天寒地冻,生存环境异常恶劣,是俄罗斯境内最大的行政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行政首府是雅库茨克。有意思的是,这个自治共和国还是除中国外,全世界黄种人占比最多的国家,境内95万多人中大部分是黄种人,他们的样貌与中国人很是相似,乍一看甚至会让人误以为到了中国的东北地区。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元朝的岭北行省。然而由于这里乃是苦寒之地,生存不易又地广人稀,因此历代王朝和皇帝对此地都不甚重视,疏于管理之下就被沙俄钻了空子。18世纪时,俄罗斯人开始向东发展,希望能开辟出位于东方的出海口。一路跋涉,他们最终抵达这里,发现这里“无人统治”时,兴奋的俄国人很快就建立起了过冬的堡垒,并逐步通过武力占据这一中华故土。

由于该地环境实在是太过恶劣,就连不怕冷的沙俄人都对其深恶痛绝。然而沙俄又不愿放弃这一到手的土地,于是只能效仿英国,把这里当做罪犯流放之地,让他们在此地开垦定居。随着越来越多的沙俄犯人和俘虏流放于此,该地的人口结构也不断发生改变。本来这里的原住民中基本全是黄种人,但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大量白种俄罗斯人不断涌入,如今95万多人口中约有20万是白种人。

虽然俄罗斯将此地用以流放犯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然而这一地区仍有大量土地处于未开发状态,自然环境非常优美,还有珍稀野生动植资源。近年来,随着中俄关系越发亲密,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也不断加深,当地非常希望能引进中国的投资和先进设备,以改善目前所面临的窘境。对此,俄罗斯联邦也极为欢迎,毕竟该国经济状况眼下实在糟糕,人口又少,管理这么大的国土非常费力,所以很是希望中国这个金主予以援助。